在几天前,印度政府满怀信心的访问美国,期待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,应对中国和巴基斯坦。然而在特朗普的私人晚宴上,特朗普一句轻飘飘的“巴基斯坦人干得不错,打掉了五架印度战机”,再次重创了印度人敏感的“自信心”。被“赢学”洗脑的印度网民,更是互联网上对特朗普咬牙切齿。
但真正意外的是,乍看起来似乎有点无功而返的印度,却在访美结束之后,再次拉响了印巴局势的警报。短短几天时间,印度边境地区再次被战机笼罩,大批量“阵风”战机再次向前线集结。“新德里电视台”更有报道称,印度空军会在边境地区展开连续3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。我看社交媒体上,有部分媒体账号声称,还有S-400系统和印度国产的“阿卡什”防空系统参与。
据称,印度刻意设计了复杂夜间作战场景,针对性强化边境防空能力。这一军事调度与巴基斯坦延长空域禁令至8月24日的决定形成对峙态势——自4月印度宣布中止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以来,巴方持续禁止印度航空器飞越领空,两国在5月冲突后建立的脆弱互信已然千疮百孔。印度空军通过高调展示“阵风”机群的存在,意图对内平息反对党“公布空战真相”的政治压力,对外挽救这款价值88亿美元的战机因特朗普“证词”受损的国际声誉。
特朗普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印度政坛地震,源于其彻底动摇了新德里对5月空战的叙事根基。此前印度官方始终否认巴方关于击落印军战机的说法,将“阵风”塑造为不可战胜的空中利器。但特朗普的“五架战机”表述与路透社援引美方情报的报道形成呼应,揭露了至少两架印度战机被巴空军中国制歼-10CE配合霹雳-15导弹击落的战场现实。
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更披露关键细节:印度损失的5架战机中包含至少1架“阵风”,军方私下归咎于飞行员操作失误。真相曝光让莫迪政府陷入两难:继续否认形同掩耳盗铃,公开承认则暴露军事短板。反对党领袖拉胡尔·甘地质问莫迪“国民有权知道真相”的呼声,正演变为对国家安全决策体系的全面信任危机。
耐人寻味的是,这场军事信誉危机,乍看起来,似乎撬动了地缘政治板块的位移。就在特朗普对莫迪冷嘲热讽的时候,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期间,主动向中方提出寻求解决边境争端的“永久性方案”。随后印度外长苏杰生实现五年来首次访华,在与王毅外长会谈中明确表态“加快边境脱离接触”。然而,当真如此吗?
在看似“印度主动缓和对华关系”的操作背后,却是印度人悄悄的引开中国注意力,借演习参训,安排印度陆军接收了一批美国“阿帕奇”武装直升机。这在本就无比敏感的印巴局势下,明显带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挑衅信号。
我们不好评价着到底是莫迪也想要“争口气”不被外界嘲笑,还是单纯基于“谎话说多了,把自己也骗了”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当民族主义情绪与选举政治捆绑,军事姿态便成了危险的双刃剑。2025年5月双方曾在悬崖边勒马,源于对战争代价的清醒认知;如今,在神话破灭的耻辱感与反对党的步步紧逼下,新德里的决策天平正在向“冒险”一侧倾斜。战机呼啸声中的克什米尔,和平正如沙漠中的水滴,在烈日下迅速蒸发。莫迪的“扳回一局”,可能成为南亚命运棋盘上最致命的一步赌注。
恒瑞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