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产财富会
在行业“止跌回稳”中,
贝壳悄悄完成了自我能力升级。
行业新背景下,
技术、数据、生态,
正重构它的底层逻辑
2025-9-2
2025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,走在“止跌回稳”的路上。
在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,贝壳在二季度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其核心经纪业务—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一体”部分,展现出了超预期的韧性。二手房+新房合计GTV稳定增长至八千多亿,净收入稳健增长11.3%……
展开剩余89%这一切,都不是偶然。
很多人把贝壳简单理解成一个“中介平台”,但如果你真正看懂它这几年在“平台能力”上的深耕,就会明白:
贝壳早已不是靠天吃饭的传统房产中介,而是一个用技术、数据、运营深度重构交易生态的“新居住服务体”。
贝壳为什么
能“稳得住”?
今年二季度,贝壳存量房业务GTV达5835亿元,同比增长2.2%;新房业务GTV也实现2554亿元,同比增长8.5%,双双保持正增长。
净收入260亿元,同比增长11.3%,净利润13.07亿元,经调整净利润18.21亿元。
上半年,在贝壳平台上,二手房业务单量同比提升26%,在贝壳自身交易结构占比上,平台二手房交易单量占平台房产买卖交易单量的比例提升至76%。也就是说,每10笔交易中,近8笔是二手房。
更多人选择二手房的背景下,贝壳二手房优质服务能力等护城河优势显著,为长期业绩提供稳健支撑。
这背后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:
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从“增量时代”走向“存量时代”。而贝壳,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二手房服务能力的建设,从“楼盘字典”到“VR看房”,从ACN合作网络到真房源承诺——这些投入在今天终于迎来了回报期。
贝壳的“楼盘字典”如今已收录全国2.7亿套房屋的真实信息。基于这些真实数据,贝壳开发了VR看房、智能估价、交易预警等20多项应用,直接帮用户省去大量无效跑腿时间。
这说明什么?
说明它不是在“熬周期”,而是在“抵御周期”。
“平台价值”在于
生态与效率
很多人评价平台,还停留在“有多少门店、多少经纪人”的层面。但这就显得有点片面。
贝壳真正的护城河,是它构建了一套让经纪人、品牌、客户都能共赢的协作机制和提效工具。
比如“房源维护分”——别小看这个分数,它其实是一套精细的激励体系。房源信息越真、越及时、越完整,分数就越高,曝光和商机也越多。
这些机制看似细微,但长期下来,极大提升了平台的匹配效率和转化率。
贝壳做的不是流量生意,是“留量”生意。
它要让每一组客、每一套房,都被认真对待、高效匹配。
在门店端,贝壳正在掀起一场“科学管理革命”。共治理事会、门店积分制、品效商圈……
这些词听起来很硬核,但本质都是一件事——
把原本依赖店长个人经验的粗放管理,升级为数据驱动、规则透明、共建共治的精细运营。
说白了就是——
把传统中介的“人管人”,升级成“系统管流程”。
北京一位链家店长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:
一单跨城交易,最多可由13名不同经纪人协作完成,从房源录入、钥匙保管、带看讲解到签约售后,各环节分工明确,佣金按贡献度精准分配。这种ACN经纪人合作网络,如今已吸引德佑、21世纪不动产等200多个品牌加入。
这意味着,哪怕是一个新加入贝壳平台的品牌,也能快速接入这套成熟体系,共享平台的数据工具、管理方法和合作网络——这才是平台真正的价值。
科技正在重新定义
“房产经纪人”
如果你还认为房产经纪是一个纯人力的行业,那你真的错了。
今年二季度,贝壳AI工具的应用出现爆发式增长。面向经纪人的AI智能体“来客”,已经不是“试验品”,而是成了超33.5万经纪人的日常作业系统。
它能3秒内完成房源匹配,能通过对话理解客户深层需求,甚至能自动生成跟进策略。
一位北京的经纪人王莉(化名)分享了她使用“来客”89天的体验:
“就像有个过目不忘的搭档,它能通过AI聊天助理帮助我们深度理解客户的预算、位置等各种需求,然后根据AI选房选好对应房源。”
最终成交的是一套东三环新挂牌的小面积、低预算两居房,完全匹配客户需求。
在青岛,一位德佑经纪人通过“来客”系统,成功为一位解决四代同住难题的客户匹配了数套优质二手房源。
从初始咨询到签约,全程无需电话沟通,既保护隐私,又大大缩短交易周期。
AI不是来取代人的,是来升级人的。
贝壳通过“五好服务者评估机制”,从可靠度、可信度、亲密度等维度对经纪人进行综合评估,设立先锋经纪人称号,帮助用户更好选择服务者,也激励经纪人进行高质量互动。
而在用户端,AI助手“布丁”更像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房产顾问。你随时可以问它:
“朝阳区最近有哪些新上楼盘?”
“对比一下这两个小区的学区和容积率”
“帮我推荐一位擅长谈判的经纪人”……
它不仅能回答,还能陪你分析,甚至主动帮你匹配服务者。
5月在部分城市上线后,“布丁”7月份会话量环比增长59%,人均使用时长增加14%。
技术背后,是贝壳多年积累的房源数据、交易数据、行为数据在做支撑。
没有这些“数据燃料”,再好的AI模型也只是空壳。
品质服务
成为穿越周期的压舱石
在市场调整期,服务品质往往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分水岭。
所以贝壳干脆把服务,做成了——
“基础设施”。
你会看到,贝壳的很多调整动作,机制推行,都是围绕服务品质展开的。
2024年推出房产交易“3+3”平台级服务承诺,设立1亿元平台赔付保障资金,首创“先C后B、赔付共担”兜底机制。
一年下来,保障金支出近亿元,护住4.7万消费者权益。
它不是简单砸钱赔钱,而是重建一套信任机制。
这个机制促成了三方共赢:
购房者体验提升,服务者规范作业,平台降低交易风险。
在资金安全方面,贝壳重构了体系化资金支付管理方案,在郑州、武汉推出“资金安全硬承诺”,将保障从存管环节拓展至全交易周期。调研数据显示,90%的合作品牌门店认为资金安全承诺可以体现品牌差异化,近95%合作品牌门店因此对平台更加信任。
针对房屋漏水和物业交割这些客诉高发领域,贝壳也摸索出一套成熟方法论。
通过签约前漏水检查、签约时责任约定、签约后复查确认等流程,将看似小的问题系统化解决。97.26%的消费者认为,VR物品切图功能对确认交易房屋内的装修、物品等情况有帮助。
贝壳的这份成绩单,最令人印象深刻不是某一个亮眼数据,而是它展现出的“战略定力”。
在市场调整时,它没有盲目转型,没有收缩业务,而是继续深耕核心经纪业务,通过精细化运营、技术赋能、生态建设,一点点夯实自己的基本盘。
贝壳的成功依靠的是“网络效应+技术密度+运营深度”的三重驱动。它不是在简单地连接人与房,而是在重构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、协作方式和用户体验。
从链家时期坚持“不吃差价”、打造“楼盘字典”,到贝壳阶段构建ACN网络、开发VR看房,再到如今AI赋能经纪人、平台服务承诺升级,贝壳始终在做“难而正确的事”。
正如贝壳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、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,贝壳希望在保持平台优势的同时,用社区精耕改造与重塑服务界面,以AI生产力释放组织效能,用客户思维重构产品逻辑,持续为居住服务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房地产行业依然处在调整期,未来还会有波动和挑战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:
能穿越周期的,一定是那些把难而正确的事坚持做下去的企业。
贝壳似乎正在成为其中之一。
发布于:北京市恒瑞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